內容來自sina新聞
保障房應當堅守保障民生的初衷
??近日,一些地方保障房項目頻頻出現入住率低、申請遇冷情況。專傢分析認為,為按時完成保障房建設任務,一些地方存在“重建設輕規劃、重數量輕質量、重完工輕分配、重建房輕產業配套”的不良傾向,使部分保障房偏離其保障民生初衷。
??此前關於保障房的醜聞,大多是權力部門瓜分保障房、有錢人開著寶馬住保障房之類。人們的印象當中,保障房就是付出較低代價便可擁有住房的代名詞,它理應是稀缺資源,理應炙手可熱才對。現在,入住率低、申請遇冷的情況卻頻頻出現,這到底是真的嗎?
??媒體收集瞭一些案例,比如,河南全省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中有2.66萬套空置超過一年。其中,安陽3000多套已經建成的住房空置未用超過一年,空置率達68%。陜西全省2014年竣工的91萬套保障房中,入住率為88%,還有總數超過10萬套保障房沒有入住。青島白沙灣保障房社區是全國保障房建設的典型、青島市重點民生項目,包含公共租賃房3797套,限價商品房6253套,然而從2012年年底公開銷售至今,僅收到瞭不足200份申請。
??由這些案例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保障房唱“空城計”的問題並非誇大其詞。從有權有勢者趨之若鶩,到真正的保障對象也冷眼相向,如此巨大的落差是如何產生的?是保障房的絕對數量太大,以至於供大於求瞭嗎?按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相關測算,現有保障房數量與中低收入群體對住房的需求相比,還遠遠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
??在一些地方,保障房被“嫌棄”的直接原高雄市信貸利率因是這些房子的缺保障和不宜居。一方面是環境問題,選址偏僻、交通不便、基礎設施不完備導致保障房不受歡迎。河南省審計廳發佈的報告顯示,在該省空置超過一年的保障房中,因配套設施不完善、位置太過偏僻導致空置的分別占到總數的27%和21.4%。另一方面是接連爆出的保障房質量問題,據媒體報道,北京首個限價房項目——昌平區旗勝傢園樓盤,僅用手指輕輕一戳墻壁,灰土便紛紛下落。事實上,不僅北京市的保障房頻頻出現質量問題,南京、武漢、杭州、廣州、深圳等市都不乏這種情況。
??建設保障房的目的,是為瞭保障民眾的住房權益,因此在房的背後應當目中有人。保障房鬧“空城計”,直接原因是環境和質量問題,更深層次的原因卻還是人的問題。首先是人的認識問題,一些地方官員並房屋增貸信貸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信用貸款設定缺錢急用哪裡借錢沒有把建設保障房當成政府的職責所在,反倒是很有些恩賜的思維在裡頭。既然是恩賜,位置、交通、配套就不可能放在心上。到瞭開發商那裡,以利潤有限為借口,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惡行層出不窮。加之保障房的保障對象維權能力有限,最終隻好惹不起躲得起,信任流失之下幹脆選擇“用腳投票”。
??在建設保障房的問題上,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督促考核也許不能說不重視。但是,這種督促考核依然沒有脫離長期依賴的指標化之弊。簡單來說,保障房的考核以建設的套數為主,而很少涉及保障房的區位、交通、配套設施等細節問題。下級政府出於成本和收益的考慮,往往傾向於少花錢多辦事,難免會將保障房項目放在地價較低的偏遠地區。另外,房子完工便認為萬事大吉,至於生活、教育、醫療的配套設施,常常因為規劃滯後而落空。海南省住建廳一位官員對媒體坦承,很多保障房小區建設屬於“湊數量”。
??以湊數為目的的保障房建設,一來傷瞭熱撲撲的人心,二來造成瞭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必須盡早扭轉。從根本上說,保障房建設必須回到保障民生的初衷上來。地方政府的保障房建設不能繼續如此“任性”,而是應當遵從套數之外的更多規范和約束。比方說,保障房的選址應當廣泛征求社會意見,配套設施等應當比照商品房小區提出相應標準。對於房屋質量的監管應當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屬於保障房就可以放松要求。目中有人的保障房,不存在遭人厭棄的道理。
??
新聞來源http://cs.house.sina.com.cn/news/2015-02-06/08135969256401758120053.shtml